德宏州整合資源、優化服務保障、形成工作機制—— 構建“一老一小”新體系 繪就幸福生活新畫卷

“一老一小”系民心,一枝一葉總關情。近年來,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整合資源,優化“一老一小”服務保障措施,增開幸福食堂,構建15分鐘養老服務圈,形成“敲門問候”“早看門、晚看燈”工作機制,初步構建起關愛服務“一老一小”新體系,繪就出一幅“老有頤養、小有保障”的幸福生活畫卷。

幸福食堂 情暖千萬家

暮春時節,記者走進芒市白象街60號,新時代幸福食堂乾淨整潔、寬敞明亮,蘑菇炒肉、紅燒牛肉、小炒豆腐,二三十個菜品,十分豐富。“素菜2元、串葷3元、全葷5元、米飯1元,每餐不超過10元就可以吃飽了。”正在吃飯的七旬老人勒木端說。

該幸福食堂負責人胡先生介紹,食堂可容納100餘人同時就餐,對於行動不便的老人,開展送餐上門服務,老年人還可以到樓上免費玩棋牌、麻將及舉辦聯誼活動。開業一年多來共接待10萬人次就餐,其中,老年人近兩萬人次。

德宏州民政局副局長李小三說,德宏州有老年人20餘萬,目前建有幸福食堂12家,實現州縣全覆蓋,每月助餐約2萬人次,其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約6000人次。到2026年底前,每個縣市將爭取再建1個老年幸福食堂,擴大覆蓋範圍。

德宏州要求老年幸福食堂必須實現後廚可視,食材可溯、安全可查、送餐可及、價格公道。食堂監控設備實時記錄着後廚的每一個操作環節,確保食品加工過程符合標準。當前,德宏優先在留守、空巢、獨居等老人集中居住的社區布點,着力打造中央廚房、片區食堂、助餐服務點三級老年幸福食堂體系。提供訂餐熱線和上門助餐服務,每餐菜品豐富、營養均衡,有15至20個菜式,開展一鍵點單、即時送單與熱線訂餐、快捷助餐等差異化服務,滿足個性化需求,爲老人提供便捷的堂食服務,實現在家門口就能吃到熱乎、營養的飯菜。

建設項目 打造養老服務圈

“春節包餃子,元宵煮湯圓。”瑞麗市興安社區80多歲的王玉英說,自己連續幾年參加活動,幸福感滿滿。在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老人能享受按摩理療、免費體檢、閱讀書畫等服務。

建起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爲白天無人照料的老人提供舒適的環境。同時,專業的個性化服務團隊根據老年人不同的需求,精準有效提供助殘、助潔、助醫、助學、助聊、助購等“十助”服務。

據瞭解,德宏州投入1.3億元項目資金推進養老服務項目建設,建成147個項目。全州運營養老機構14家,提供牀位1602張,滿足部分老人集中供養需求;打造86個農村居家養老互助站、24家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等服務設施,滿足留守老人養老服務需求。

德宏州民政局局長朗昌輝介紹,德宏積極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社區養老服務,大力推行公建民營模式,讓專業養老服務企業參與到公辦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的運營中來,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協同模式。今年,德宏還將完成2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的申報建設工作,2026年底,城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老年活動中心等設施覆蓋率將達90%以上。

秉持“讓養老服務貼近家門”的理念,德宏州通過新建與改建並行的方式,在城市街道積極佈局綜合性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構建城市15分鐘“養老服務圈”,集全託、日託、上門服務、對下指導等多功能於一體,爲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養老服務支持。

“敲門問候”網格化實施關愛服務

德宏州聚焦“一老一小”重點羣體,辦實事、解難題,不斷拓寬服務供給,推進關愛服務提質增效,提升羣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依託“十聯戶”網格單元開展關愛服務,發動全州3.2萬個網格單元全面排查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數據信息。爲每人建立“一人一檔”專屬檔案。指定聯戶長或網格員作爲日常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的責任人,建立黨政幹部、村組幹部、鄰里鄉親結對掛聯機制,形成“敲門問候”“早看門、晚看燈”“4看5幫”(看留守老人身體狀況、看衛生情況、看物資儲備、看房屋安全,留守老人生活購物幫一幫、聯絡子女幫一幫、農業生產幫一幫、衛生清潔幫一幫、解釋疑惑幫一幫)等探訪、巡訪關愛方式,照顧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和生產生活,讓出門在外的子女、家長們放心安心。

推行“物質+服務”工作模式,通過開展溫暖送到家、愛心義診義剪、入戶陪伴、政策宣講等活動,服務“一老一小”對象6.7萬餘人次,精準發放各類保障資金及物品折價2581萬元。

在全省率先出臺《德宏州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服務工作質量提升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德宏州着力構建縱橫貫通、聯動高效的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工作服務體系,積極推動形成更加強有力的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工作合力,力爭用3年時間,構建黨政主導、部門聯動、家庭盡責、社會參與的關愛服務工作格局,進一步增強“一老一小”羣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報記者 管毓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