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一點通】認識唐詩的遊戲規則─格律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在古代,騷人墨客特別喜歡寫應景詩,以表達對節令、風物或特定場合的感懷。這類詩歌通常與當時的季節、節日或事件密切相關,具有強烈的時令氣息。上面就是一首吟詠端午的詩作,出自唐代詩人文秀之手。而要完成這樣的一首詩,通常需要遵守唐詩創作的「遊戲規則」,這種遊戲規則我們稱之爲「格律」(詩、詞、曲、賦的平仄、音韻、字數、句數等形式和規律)。

同學們在國中三年的國文課堂上會學習到各式各樣的韻文,如樂府詩、古體詩、唐詩、宋詞、元曲等,這些韻文各有各的形式特色,瞭解了格律,將有助於同學判斷你所閱讀的是哪一類的韻文。現在,就讓我們跟着吳桐老師一起來認識唐詩格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