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泰源視察4大醫院 急診壅塞現況大揭秘

衛福部長邱泰源今臨時到臺大、和平、亞東、部立臺北醫院視察急診情形。(王揚傑攝)

全臺醫院急診壅塞,衛福部長邱泰源今(26)日臨時前往視察臺大、和平、亞東及部立臺北醫院,實際觀察院內門診與急診住院比率的調控、醫護人力等。邱泰源表示,目前看來候牀人數及醫護人力都回到平常範圍,爲落實分級醫療的分流,衛福部也將建立民衆版的就醫指引,讓民衆知道什麼症狀,大概要去哪裡看。

邱泰源表示,衛福部研擬三大策略和二大改革方向,接下來馬上要處理的就是希望能降低門診住院,提高急診住院的比例,今天看了幾家醫院目前實際上的操作,第一就是看院內的調控,怎麼樣妥善的處理,提出辦法真正來解決問題,

衛福部長邱泰源今臨時到臺大、和平、亞東、部立臺北醫院視察急診情形。(王揚傑攝)

衛福部長邱泰源今臨時到臺大、和平、亞東、部立臺北醫院視察急診情形。(王揚傑攝)

邱泰源說,首先到臺大醫院,臺大門診病人的嚴重度的確比較高,要降低門診住院比例的難度相當高,但醫院還是非常的配合,觀察急診的醫護人力,目前來講情況已經慢慢趨緩,和平常的狀況差不多。

由於區域醫院也有急診壅塞的現象,所以到臺北市聯合醫院和平院區,主治醫師有10多個,護理人員也很充分,整個護理的穩定度也夠,所以在急診的處理上,大概很少超過警戒值,住院方面也能吸收旁邊醫學中心的負擔,扮演很好的區域醫院角色。

另外,亞東醫院是新北市非常重要的醫學中心,警戒值是每天候牀超過60名,醫院就會啓動所有機制,在這兩個禮拜來,大概有3個半天到達紅線,他們就會把急診的住院從40%提高到50%,現在看來候牀都在平常的範圍內。

邱泰源指出,部立臺北醫院啓動區域的合作,就是醫學中心與地區醫院形成區域合作,26個部立醫院從昨天就開始啓動綠色通道,如果醫學中心比較壅塞,當地的部立醫院馬上就可以銜接上,部立臺北醫院就是承接這樣的角色。

邱泰源強調,今天在各個醫院裡面也討論很多怎樣分流,希望在進到醫院就有分流,所以衛福部將因應需求,建立民衆版的就醫指引,讓民衆知道什麼狀況,到哪裡去看,這部分會請專科醫學會來設立,請全國的專家來討論,希望分流就醫不是隻有用講的,是真的有個方向來指引。

另對大家很關心護理人員的留任問題,臺大醫院的流動率還算在正常的範圍,和平醫院有1000多個護理人員,去年只有23個離職,亞東醫院的護理同仁應該也都足夠,部立醫院的護理人力也會特別關注他們工作的環境及權益,衛福部在護理人員的照顧,包括護病比及怎麼樣提升待遇,這個一定會努力。

邱泰源強調,急重症在各醫院觀察起來都是比較沒辦法賺錢的部分,所以未來急重症的給付,衛福部會馬上研議提升,希望醫學中心能真正把急重症看好,區域醫院則當成關鍵角色,配合臺灣堅強的基層醫療診所做第一線照顧,整個醫療環境要改善,醫療體系真的能照顧好每個民衆。

醫福會執行長林慶豐表示,我們非常重視急診擁塞的問題,在季節性突然病人較多的情況下,首先要做好分流,第二要做好結盟,集合26家部立醫院和5家的分院,從昨天就開始啓動,在解決醫學中心擁塞的情形,從昨天到現在從醫學中心下轉的病人大概有72位,有稍微舒緩一下,但是因爲剛剛開始,我們會繼續來觀察。

邱泰源總結,昨天有10大醫師團體提出的許多把整個醫療體系分級分流做好的建議,我們都會虛心來改善,臺灣護理協會也有提出聲明,訴求包括教考學用的合一,還有工作環境、薪資各方面,衛福部和行政部門一定會虛心研擬,積極改善。至於在護理留任的12大策略,有效的會增加資源進行,如果效果比較不明顯的也會增強。護理的改善護理工作環境的12大措施是目前政府非常重要的工作,藉着讓護理人員能夠有好的工作環境,相信我們的醫療團隊會更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