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一字漲停!紅旗連鎖:正在研發機器人無人售貨,深夜改口稱“困難重重”,樣機計劃5月下線
2025年3月4日,紅旗連鎖(002697.SZ)開盤即封漲停板,股價報5.62元,總市值達76.43億元,創下近兩年單日最大漲幅。這一異動源於其3日下午披露的公告提到“正在研發機器人無人售貨”;但戲劇性的是,公司在8小時後再度發佈公告進行風險警示,坦言其機器人無人售貨系統正面臨商品抓取失誤率高、算法穩定性不足等核心難題,距離實際商用仍存巨大障礙。該公司還透露:已完成機器人無人售貨系統在實驗室環境下的軟硬件測試工作,樣機預計5月正式生產下線。
無人售貨系統研發面臨三大挑戰
紅旗連鎖是西南地區最大連鎖便利企業。去年底四川國資全面接管後,紅旗連鎖開始進行一系列的組織架構優化,包括創始人、原董事長曹世如“退位”,董事層、高管層悉數換成川商投資背景的人員,公司戰略也明顯轉向科技驅動。但此時突然宣佈“正在研發機器人無人銷售”的消息,無疑是一個重磅炸彈。
紅旗連鎖在這則公告中稱:“機器人售貨在技術適配、運維管理等方面都尚無可借鑑的經驗,AI技術應用於夜間售貨場景,在算法穩定性、數據安全等方面仍存研究風險。”
紅旗連鎖強調首先是“機器人自動抓取商品功能的實現堪稱挑戰重重”。由於商品的形狀、材質多種多樣,從圓潤光滑的玻璃瓶類到形狀不規則的玩偶,從輕薄柔軟的紙巾到堅硬的金屬罐頭,機械臂抓取時所需的力度、角度與方式截然不同。這對機械臂的運動精度、反應速度以及算法的實時運算能力提出了嚴苛要求。因此公告指出“當前,機械臂在面對密集貨架與異形商品時,抓取失誤率較高,穩定性亟待提升。”
在複雜場景適應性方面,公告表示“同樣困難重重”:在不同光照條件下,機器人的視覺識別系統容易出現偏差,誤判商品或位置。系統既要保障機器人能靈活避障、正常工作,又要維持數據傳輸穩定,確保交易流暢,這對硬件性能、軟件算法以及網絡通信都構成了巨大考驗。
已完成實驗室測試,5月計劃下線樣機
儘管公告中稱目前已完成機器人在實驗室環境下的軟硬件測試工作,對智能交互模塊、自動抓取程序以及各項硬件性能進行了校驗,確保其基礎功能達標。而且披露計劃將於5月正式生產下線樣機。
但是公告中也提示指出,由於實驗室環境與實際應用場景存在差異,爲使機器人售貨系統能更好適應賣場複雜狀況,在樣機下線後,還需歷經多輪全方位迭代優化。待性能成熟穩定,便會安排至分場展開實際環境測試。
高管架構調整背後的戰略轉向
紅旗連鎖當前正在經歷深度變革。3月3日公告顯示,張穎、萬春、洪帆、楊遠彬四位副總經理同時辭任行政職務,但繼續擔任分管部門負責人。這被解讀爲四川國資全面接管後的組織架構優化,將管理層重心向技術研發傾斜。
此次人事震盪折射出傳統零售業態的生存焦慮。2024年前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營收同比增幅僅1.65%,淨利潤下滑4.21%,業績增長陷入瓶頸。在電商衝擊與新興便利店圍剿下,紅旗連鎖選擇押注AI技術突圍:在川南籌建第三物流中心提升供應鏈效率,同時投入資源研發機器人無人售貨系統,試圖通過"智慧門店"重塑消費場景。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瀾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