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委員劉韋淞:堅守“醫”線,完善海南腫瘤防治體系

共建自貿港 委員在行動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操

深入臨牀一線開展腫瘤防治,聽取醫生患者意見和呼聲;作爲“網紅”現身網絡平臺,向網友們分享健康知識;認真履行委員職責,圍繞民生熱點提交建議……多年來,省政協委員、省腫瘤醫院副院長劉韋淞在腫瘤臨牀綜合診療、腫瘤早診早治與全週期健康管理、腫瘤等疾病的免疫治療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作爲一名政協委員,他時刻提醒自己:把人民裝在心中、把爲人民服務落實在行動中。

博士畢業後,劉韋淞曾工作於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2007年,他作爲引進人才來到海南工作,歷任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副院長等職。

2015年,海南省腫瘤醫院建成並投入使用,劉韋淞被派到醫院從事腫瘤防治工作。“當時海南的腫瘤治療水平還相對落後。成立腫瘤醫院,就是希望填補海南多項腫瘤診療技術的空白,儘可能做到羣衆‘腫瘤大病不出島’。”他說。

劉韋淞連續多年牽頭完成海南省腫瘤登記報告,主持國家癌症中心海南省的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農村上消化道癌早診早治項目等;參與制定《海南省居民癌症防控行動方案(2023-2028)》,在全省推廣標準化癌症篩查工作;建立全國首個腫瘤患者健康管理平臺,達成了臨牀醫護人員對腫瘤患者的全週期健康管理。

爲了對本土高發、多發惡性腫瘤實現精準防控,劉韋淞提出要利用我省腫瘤登記數據,繪製海南省腫瘤發病地圖。他攜省腫瘤防治中心團隊牽頭開展全省腫瘤數據登記,克服重重困難,於2018年首次完成全省範圍腫瘤數據登記統計工作,成功繪製出首張“海南省腫瘤發病地圖”。目前,腫瘤數據登記工作已常態化開展,並每年彙總更新上報數據。

多年來,在劉韋淞和一批專業素質精良的腫瘤防治專家的共同努力下,海南省腫瘤醫院發揮雄厚的人才、設備、技術優勢,構建了全省三級腫瘤防治體系。

“我們所做的工作對制定腫瘤防治策略、開展癌症篩查、推行早診早治等具有重要意義,爲推動全省腫瘤防、治、康一體化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劉韋淞希望,未來,海南省腫瘤醫院作爲一個窗口,利用自貿港政策優勢,引進國際先進腫瘤防治技術和治療藥品,推廣給更多的病患,讓國人大病不出國門。

隨着關注度越來越高,劉韋淞還順勢在抖音短視頻平臺上開了個人賬號“韋淞院長”,收穫了超20萬名粉絲。他日常發佈一些健康科普視頻,向網友們分享健康知識,將樂觀心態傳遞給更多人。

“能爲海南發展參政議政,獻計出力,是一份至高的榮譽。我希望推動一件件提案變爲服務民生的實事好事。”成爲省政協委員後,劉韋淞持續關注衛生健康領域事業的發展。

2023年海南省兩會期間,劉韋淞建議,將腫瘤登記隨訪項目納入海南省各市縣政府公共財政預算,對省級監測點增加省級經費支撐,並進行各市縣政府適當配套。2024年,他再次遞交提案,建議將省內居民癌症防控項目納入政府財政預算。

“我的這些提案均得到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和積極迴應。”劉韋淞表示,自己將更多深入基層一線開展調研,圍繞衛生健康領域熱點進行深入瞭解,推動各項政策措施更好更快落地落實。

(海南日報海口2月9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