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存底5,728億美元 創高

中央銀行公佈,5月外匯存底5,728.03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央銀行昨(5)日公佈,5月外匯存底5,728.03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單月暴增57.84億美元;央行外匯局局長蔡烱民說明,外匯存底增加主要是投資收益入帳較多、非美貨幣升值,以及央行爲維持匯市秩序,買匯阻升。

蔡烱民指出,「5月是孳息大月」,外匯存底投資入帳的收益較多,加上主要非美貨幣多數對美元升值,以及有幾天新臺幣匯率升值較多、央行進場買匯調節,這三項因素均使外匯存底增加。

蔡烱民坦言,5月臺股上漲、匯市波動加劇,5月中新臺幣匯率曾有三天升值逾3角,央行進場買匯調節,以維持匯市穩定。央行統計顯示,新臺幣匯率5月升值1.22角,升幅爲0.38%。

央行提供資料顯示,5月澳幣、英鎊與歐元對美元升值均逾1%,分別爲1.58%、1.4%與1.07%,瑞士法郎也升值0.86%,央行外匯存底持有這些貨幣折成美元后,金額增加。

蔡烱民表示,外資5月大舉匯入,以現金基礎計算,扣除盈餘與股利匯出後,單月淨匯入約60億美元。

央行統計顯示,截至5月底,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等新臺幣資產合計7,509億美元,創2022年1月以來、近兩年半最大紀錄,並較前一個月增加379億元;外資持有新臺幣資產市值約當外匯存底131%,同樣是近兩年半最高。

蔡烱民解釋,外資持有新臺幣資產市值增加,主要是匯入後買超臺股,及臺股指數上漲,令外資持有的股票市值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