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體育園區進度曝 是否能成功「生蛋」體育局迴應了
桃園市中壢體育園區9公頃體育場用地區段徵收經費約80億、工程費約23億,未來園區不只是運動場館,同時形成宜居、宜商、宜運動的綜合發展區。(廖姮玥攝)
桃園市中壢體育園區9公頃體育場用地區段徵收經費約80億、工程費約23億,未來園區不只是運動場館,同時形成宜居、宜商、宜運動的綜合發展區。(廖姮玥攝)
桃園市中壢體育園區9公頃體育場用地區段徵收經費約80億、工程費約23億,未來園區不只是運動場館,同時形成宜居、宜商、宜運動的綜合發展區。桃園市體育局表示,園區以競技運動場地爲核心,規畫室內綜合運動館,從競技運動賽事帶動市民關注及投入體育活動,整體評估運動設施現況發展與供需、周邊交通運輸量能並多方考量民衆權利,配合市府區段徵收及滯洪池工程進度辦理園區規畫。
體育局說明,目前評估以「大型多功能運動場館」爲主軸,包含容納演唱會與大型體育賽事的可能性,就交通影響衝擊評估合宜的場館規模建議,至於是否採行不同規模與形式的場館設計,將依可行性評估結果作出調整,並未排除其他可能選項。
體育局指出,中壢體育園區屬大型開發計劃,需審慎評估,現階段正彙整問卷調查資料,以利後續提出更精準的規畫。同時,爲強化投資效益與資源整合,體育局也已啓動BOT促參前置作業,於去年11月28日完成發包,現正辦理可行性評估階段,並同步進行交通影響評估,後續將依序辦理先期規畫及公告招商等事宜,預計今年年6月完成可行性評估作業,另外交通改善規畫方面,預計於9月完成。
交通規畫方面體育局表示,日前已邀集市府交通局、捷運工程局、桃園捷運公司及顧問公司共同研商,朝改善周邊道路瓶頸、提升捷運運輸效能、增加公車接駁及停車位供給等方向進行規畫,除綠線捷運G25、G26兩站外,當地藉由中豐交流道第一期工程(預計2025年底完工)、龍慈路延伸工程(2026年完工)及城中快速道路等計劃,優化進出動線,降低交通衝擊。同時活動期間將設置智慧交通資訊中心,整合市府各單位資源,強化接駁服務、加密捷運班距、引導分流疏運,致力打造友善便捷的交通環境。
另外,關於巨蛋可能引發建物震動疑慮,體育局也將參考高雄巨蛋成功案例,於工程技術上可透過結構設計增加抗振,改善及降低影響情形,後續並將於BOT招商文件予以規範,確保居民生活品質不受影響。體育局表示,中壢體育園區未來若落實推動,將提升本市體育、休閒娛樂及藝文活動能量,帶動中壢後站區域活化,並促進南桃園商業機能成長、提升國際能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