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廁所不足 北市議員籲與無障礙廁所併用
北市親子廁所佔比不到公廁總量5%,社羣一度掀起「媽媽可否帶小一男童上女廁」論戰,55%網友認爲可以、45%認爲不適合。議員建議,若廁所空間不足,可將親子、無障礙等廁所合併使用,解燃眉之急。北市社會局說,新建物會要求設通用設計廁所。
有媽媽因場所無親子廁所,讓孩子獨上男廁疑遭言語性擾,將遭遇發文,掀網路贊成與不贊成男童上女廁兩派論戰。一派網友認爲,能瞭解單身女性不想看到任何年紀男性進女廁;也有媽媽希望能有讓單獨帶着幼子的媽媽有安心上廁所的環境。
勞動部性平委員、律師紀冠伶認爲,小一男童是否可跟着媽媽上女廁的確是兩難題,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規定,不能獨留6歲以下孩童,應先聚焦安全議題討論。
紀主張,除了要鼓勵政府廣設親子友善廁所,站在兒少保護角度,還是希望讓小男孩上女廁,政府可強化宣導,別讓單獨帶幼子的母親處境艱難。
北市近年推動友善廁所,目前列管公廁6793間,親子友善廁所僅330間,佔4.86%;性別友善廁所111間,比率1.63%。而新北市,列管公廁5965座,其中103座爲親子廁所,佔1.73%。
北市議員洪健益說,若場所無親子或性別友善廁所,媽媽該讓男童上男廁或女廁,的確很困擾,市府也缺乏宣導。他建議,若場所沒有更多空間,因無障礙廁所不是24小時有人使用,建議親子友善與無障礙廁所合併使用。
北市社會局表示,廁所硬體改建、新建要較長時間,性別平等辦公室已持續透過制度設計、資訊揭露等方式,提升既有空間的性別友善程度,正研擬「性別友善廁所標章認證制度」,強化廁所設施安全、隱私,與親子、照顧友善等面向,建立更寬容、多元的如廁文化。